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音乐流派> 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学习笔记

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学习笔记

2022-06-27 21:36:42


第一首   小步舞曲

    小步舞曲(Minuet)一种起源于西欧民间的三拍子舞曲。原为法国民间流行的土风舞曲,17世纪传入法国宫廷,风行于贵族社会,成为风格典雅、速度中庸、能描绘许多礼仪上的动态的三拍子舞曲,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十九世纪初,小步舞曲构成交响曲奏鸣套曲的第三乐章,后又被谐谑曲所代替。由于后来维也纳乐派的作曲家们在其组曲与交响乐中广泛加以采用,所以在结构与速度方面都有较多的变化。本曲集是巴赫为其妻子安娜·玛格达蕾娜写的练习小曲,是初级阶段练习的内容。所收集的28首乐曲中,有10首采用了小步舞曲这一体裁,足见其受欢迎的程度。

    小步舞曲的大致特点是:三拍子,旋律流畅、娇媚,速度从容,具有典雅、大方的气质。

    这首G大调,3/4拍的小步舞曲,旋律轻快、活泼。曲式结构有人认为是单三部曲式(从段落长度来看,我更倾向于是带再现性的单二部曲式)。第一段(1-16小节)4个乐句构成两个8小节材料相同的复乐段。前段终止在属和弦上,段末在G大调全终止;第二段(17-32小节)是由4个乐句构成两个8小节不同材料的乐段,前段(17-24小节)由两个4小节乐句构成,它与第一段在材料上基本相同。前句在属调的属和弦上半终止,后句在属调主和弦上全终止;后段(25-32小节)回到主调G大调,引用了第一段第2小节的音调,有再现性的特征。前句在属和弦上半终止,后句在主调上全终止。

    在弹奏这首三拍子的小步舞曲时,要求学生把握好三拍子舞曲的节拍感。乐曲开始两小节的音型在此曲中具有典型性。第一拍四分音符应稍加强调,后面的4个八分音符处在弱拍上。要注意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时值的准确,在他们之间连接要圆滑,随着歌唱的气息有起伏地弹奏出后面的八分音符。第2小节的后两个四分跳音应弹得略轻。

    一般来说,弹奏巴赫的作品时,声音应结实、集中,不能飘浮,应重视乐句线条的表现,严格遵循分句。所有标注跳音的音符,只要弹成非连音即可,一般弹奏其时值的一半,可从听觉上把握好顿音的效果,应注意手指尖的控制。

    在第25、26小节和第29小节中,出现了多声部的进行,特别是左手要承担两个声部的旋律,要求学生在弹出保留音时要注意倾听多声部的旋律进行,而不是为保留音而弹保留音。这对于初学复调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应采用慢速度,分手分声部练习。要首先明确是两个不同的声部在进行,若两个相邻的音不属于同一声部,当弹奏后一个音时,一定要保持住前一个音的时值。这首复调作品最基本的弹奏方法,需要反复练习,好好掌握。在弹奏多个声部时,应适度突出主旋律,此时左手内声部的音可略轻,要注意倾听声部之间的层次感。

另外,第8小节出现了本曲中唯一的装饰音——短倚音,对于这个短倚音,我有一些题外话想说。

    短倚音(short vorschlage),在现代另外一种叫法是‘grace note’,我查了很多资料,发现对于短倚音的奏法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现在要讨论的问题是这种‘grace note’应该在拍前演奏(up the beat)还是在拍子上演奏(on the beat)。1752年,J.J.Quantz在柏林提到,经过倚音应该被演奏为‘on the up beat of the bar’。L.Mozart 也同意‘拍前’演奏的观点。在巴赫的一些作品中,也有一些证据可以说明经过倚音应该在拍前演奏。

    但是,另一方面,F.W.Marpury和J.F.Agricola 似乎并不赞成拍前演奏的观点。F.W.Marpury说:“所有的倚音必须准确地在拍子上演奏。”J.F.Agricola早在1757年就提出,无论是长倚音还是短倚音都应该强调在拍子上演奏,然后引入主音。 

    因此我认为并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我们在演奏时只需要“弹之合理”即可,多一些对巴洛克风格的继承,这样才能体现出巴赫钢琴作品的真正魅力。 

附第一首『小步舞曲』谱面注释:



第二首   小步舞曲

    这首一首g小调小步舞曲,旋律优美,歌唱性强。其结构与前首基本相似。曲式结构有人认为是单三部曲式(从段落长度来看,我更倾向于是带再现性的单二部曲式)。第一段(1-16小节)为复乐段,前段半终止在g小调的属和弦上,后段全终止在平行大调(bB大调)上;第二段(17-32小节)是由4个乐句构成两个8小节不同材料的乐段,前段(17-24小节)为两乐句乐段,前句进入属调F大调,后句仍回到bB大调上做全终止;后段(25-32小节)为两乐句乐段,前句从c小调引入后紧接着回到g小调作半终止,后句在g小调作全终止。

    从材料上看,旋律大多采用级进,并伴随四分音符跳音,与第一首较为相似。此曲与前一首作品无论在曲式、材料的选择,还是音型、节奏的运用上,都有一致或相似之处,从中能感受到两曲之间同主音大小调的联系。在第二首作品结束处,有一句说明文字“此曲结束时,可把前一曲重奏一遍”,这正好说明了两首作品的统一性,完全可以作为一首作品来演奏。

    在弹奏的要求上,与前一首作品基本相同。但第二首比第一首抒情性更强,更为平静,更注重声部的平稳进行。这首小步舞曲的主调是g小调,触键上多用指腹,深触键,使音色更柔和圆润。在弹奏时,可留意双手进行的方向性,有时是同向进行,有时是反向进行。特别当一只手弹奏长音,而另一只手快速奏出旋律时,要能听到两个声部的进行,并不因为长音而中断了旋律,因此我建议左手弹长音时用连奏,并且气息要在音与音之间保持住。一定要注意好两手的平衡,以及乐句内及乐句间气息的运用。此曲可有效训练学生弹奏复调乐曲的歌唱性。

    此外,在第9小节,左手G音上方有个指法(5-2),它要求在弹奏时,将5指不发声响地交替到2指(指法上称之为“无声换指”),用换出的手指来连接下一小节的F音。这样的指法练习很重要,一定要按照谱上的指法要求,将旋律连贯起来弹奏。

附第二首『小步舞曲』谱面注释:



天籁课堂二维码:



 华艺培训中心二维码:


点击原文阅读了解华艺更多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