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itryDmitrievitch Shostakovich, 1906-1975)
当普罗科菲耶夫旅居巴黎时, 一位本土俄罗斯新秀异军突起:前苏联重要的作曲家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又译"萧斯塔科维奇")于1906年9月25日诞生于圣彼得堡, 是赤色革命下出生的第一位位居要津的音乐之子。他是苏联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也是当代世界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他是一位百折不挠的音乐巨匠,被誉为"苏联音乐的三大巨星之一"、"二十世纪交响曲大师",他不仅是一位苏联杰出的作曲家,也是一位钢琴家、音乐教育家。他曾说:"走出社会、祖国,我个人将无创作可言,我要以音乐从各方面建设我们的国家。"其父亲是化学工程师,母亲曾是音乐学院学生,是一位优秀的钢琴家,也是他的启蒙老师。他九岁跟母亲学习钢琴,后很快就进入了音乐小学。1917年,11岁的肖斯塔科维奇开始创作。他幼年时期就对一些重大事件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等有所反映,此时他写了《自由领》、《纪念革命烈士的葬礼进行曲》。在伟大的十月革命日子里,还是少年的肖斯塔科维奇经常喜欢在 彼得堡街头徘徊,他亲眼看到沙皇儿童的悲惨情景,使他深深地刻印在脑海里,后来并把它反映在标题为《十月献礼》的《第二交响曲》中。
1919年,肖斯塔科维奇进入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同时学习两门主科──钢琴与作曲。他在创作上表现出高度的才能,在他毕业之前就写了十部作品,其中包括用普希金的《茨冈》写的歌剧、钢琴曲《三首幻想舞曲》和毕业作品《第一交响曲》Op.10 。这部交响曲引起了国际乐坛的注意。1923年。925年,肖斯塔科维奇先后毕业于列宁格勒音乐学院的钢琴系和作曲系。1927年,他参加了在华沙举行的第一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并获得了奖状。
二十年代的苏联正处在艰难的发展时期,西方资产阶级音乐的现代派、形式主义同正在形成的苏维埃音乐文化展开了激战。肖斯塔科维奇的某些作品也受到了影响,表现了某些现代派的特征,曾引起舆论界的争议。对这位年轻的作曲家来说,他既有令人喜悦的初步成就,也遭受到最初的挫折。但在这一时期,肖斯塔科维奇极力要求自己广泛地创作不同题材和体裁的作品,从中不断探索并确立自己的创作风格。
1937年10月21日,在列宁格勒第一次演奏他的《d小调第五交响曲》Op.47 ,标志着肖斯塔科维奇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这一时期,他除了创作交响乐和室内乐作品外,还为一些电影配乐,如:《马克辛的归来》(1936-1937)、《沃洛恰耶夫的日子》(1937-1938)、《革命摇篮维堡区》(1938)、《伟大的公民》(1938-1939)、《带枪的人》(1938)等等。
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时,肖斯塔科维奇正在自己的家乡列宁格勒,于是他参加了保卫列宁格勒的志愿消防队,成为一名优秀的消防队员。《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就是在这些严酷的日子里写成的。
战争将要结束时,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八交响曲》于1944年4月2日在美国初演,当时曾有一百三十四家美国电台和九十九家拉丁美洲电台以及加拿大、夏威夷群岛。大利、阿尔及利亚。等国的电台转播了这场音乐会。美国舆论界对这部新交响曲评价很高,1945。于是在苏联重又引起一番对肖斯塔科维奇创作的批评和争议。直至1947年,在"布拉格之春"的国际音乐节上,这部作品再次获得了好评才算了结。当时在捷克,人们把他的《第八交响曲》与伏契克的不朽之作《绞索套着脖子的报告》称为姊妹篇。
战后,肖斯塔科维奇用自己顽强的、创造性的劳动创作了与自己的人民心心相印的新作──为保卫和乎反对战争而作的《第十交响曲》、清唱剧《森林之歌》和电影音乐《易北河会师》等,在苏联和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中间流传和演出。
五十年代以后,肖斯塔科维奇对俄国革命历史中的英雄形象非常注意,连续写了一大批大型声乐套曲和标题性的交响乐,如以革命诗人的诗而写作的《十首无伴奏合唱诗》和《第十一交响曲"1905年"》。这些作品的音乐语言充满着民间音乐的因素,富有歌唱性。
六十至七十年代,肖斯塔科维奇又创作了近四十部作品,其中交响曲四部、弦乐四重奏九部、大型声乐套曲八部。电影音乐两部,重新修改的歌剧一部以及其它器乐协奏曲、室内乐作品十五部。他一生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编号为147号,其中获奖作品为三十余部。他的创作,体裁多样,题材广泛,音乐构思和发展规模宏大,大型的、标题性的作品(包括交响曲)占主导地位。他的音乐语言极为复杂和异乎寻常地大胆。电影音乐和歌曲的风格纯朴、明朗、清澈。总之,对各种各样的主题形象──悲剧性的、喜剧性的──他都有极大兴趣,他的音乐既充满感情又富有深刻的哲理性。肖斯塔科维奇是二十世纪以来世界上最有成就的音乐家之一。1966年9月24日,在他60岁生日的前夕,他被授予了苏联的两种最高奖赏:一个是""称号,一个是"列宁勋章"。
1975年8月9日,肖斯塔科维奇在莫斯科逝世。
肖斯塔科维奇是在俄国革命中诞生的。他是在苏维埃思想的哺育下长大的,他认为自己的音乐表达了俄国人民的情感,是符合苏共中央所阐明的信条的。于是他的音乐就成了欧美左翼知识分子的团结号角,在30年代的大萧条期间他有非常强的影响力。尽管如此,。他和党的关系的第一次破裂是由他的歌剧《姆倩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引起的。
肖斯塔科维奇一生创作体裁广泛,数量极多。他的主要作品《第一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清唱剧《森林之歌》、《易北河西岸》等电影配乐、歌剧 《叶卡捷琳娜•伊兹梅洛娃》、舞剧《黄金时代》、声乐套曲《犹太民间诗歌选》等都影响较大。
肖斯塔科维奇的创作风格是:旋律剑拔弩张,节奏繁衍多变,情绪强烈,创造大胆,富有哲理性。
肖斯塔科维奇并不是二十世纪革新音乐的首创者。他在音乐技术革新方面也不力求比别人走得更远。但这革新所带来的实证的因素在他的创作中表现得非常自然,并且是与表现得非常有说服力和有力量的最广泛、最深刻、最迫切的思想和艺术的概念相连系的。音乐的自然和富于内容恰恰使人对手段本身的革新不太注意,因此人们对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中的这种革新估计不足。
肖斯塔科维奇主要是用传统的体裁和形式作曲,他作四重奏、交响乐,并且在采用许多新手段时也决不同旧的手法决裂。西方有时认为他是保守派,是过时的。但这是巴赫式的保守和过时。巴赫在和声思维占优势的时代创作复调音乐。巴赫也象帕列斯特里纳一样写弥撒,但他完全是属于与帕列斯特里那根本不同的新的音乐历史阶段气质的人。肖斯塔科维奇也是这样,他承继了贝多芬、柴科夫斯基、马勒的交响音乐的优秀传统,而在音乐表现本身领域和音乐的民族性特点(首先是穆索尔斯基),是与这些先辈截然不同的音乐思维的崭新阶段。
在把创作的公民性、政府性同深入了解人的内心世界相结合上,肖斯塔科维奇首先使人想起"英雄"交响乐和最后几首四重奏的作者贝多芬。而在音乐语言和思维的历史上的独特的地位上,在集许多时代的音乐艺术的成就之大成方面,肖斯塔科维奇的创作(当然,有这种类比的一定的条件和局限性)可以同巴赫的创作相媲美。
一、24首前奏曲与赋格 24 Preludes and Fugues Op.87
前奏曲与赋格,是巴洛克时代键盘乐的代表性形式,巴赫据平均律24个不同的大小调创作了48首前奏曲与赋格,被称之键盘乐的"旧约",肖斯塔科维奇也作有一套《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24 Preludes and Fugues Op.87 ,作于1948年遭批判后的1950-1951年间,是一部结合传统的音乐形式和20世纪新的作曲技法,并融合俄罗斯传统音乐语言为一体的经典之作,有"新约"之称,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平均律钢琴曲集"。 |
《儿童钢琴练习曲集》Children's Notebook Op.69 ,这个作品有两个版本,一个是由六首作品组成,不包括第七首《生日》,另一个版本则是包括《生日》在内共七首作品。其中前六首的版本在1944年12月6日出版,随后添加了第七首《生日》后于1945年5月30日再版。 |
肖斯塔科维奇共有两首钢琴协奏曲,这仅有的两首钢琴协奏曲全无冷峻沉重,尤其是和他的交响乐作品相比。第一号创作于作者意气风发的年青时代,充满活力和憧憬;第二号创作于已经历尽了沧桑的年代。虽然其中仍然具备着作曲家特有的紧张和凝重,作品整体却是典雅明媚,其豁达意境令人感动。 |
《F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 No.2 in F Major Op.102 是肖斯塔科维奇写给自己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马克西姆•肖斯塔科维奇的,作于1957年,并于该年5月10日由马克西姆在莫斯科音乐学院音乐厅首演。他的第二乐章绝对是世间最动人的柔板。聆听时心绪犹如插上翅膀遨游天际,那音乐是那样的绝美!其实最动人心弦的并非音乐本身的美,而是透过音乐表达出来的一种美好、殷切的期盼——惟有"亲情"是永远足以缔造"伟大"的,某种意义上这是人类特有的。相比之下令人疯狂的爱情不外乎下半身作怪的产物,它们催生的作品并不具备真正的人性力量。 |
在第一交响曲成功上演后,肖斯塔科维奇走向了与之前完全不同的音乐方向。他离开音乐学院之后最早的尝试之一是极具现代主义风格的钢琴独奏曲《格言》Aphorisms Op.13 。作曲家在出版前打算写成十二首,但最终出版时却只有十首。这十首小曲蓄意顶撞传统,令他在音乐学院里的师长深感哀痛而失望。 4. 悲歌 Elegie |
肖斯塔科维奇作有两首钢琴奏鸣曲。 |
《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Piano Sonata No.2 in b Minor Op.61 ,作于1943年。共有三个乐章。 |
钢琴组曲《洋娃娃之舞》Dances of the Dolls ,是肖斯塔科维奇于1953年从他众多的《芭蕾组曲》中挑选出来的七段音乐改编而成的简易钢琴小品。和他1944年创作的《儿童钢琴练习曲集》Op.69 一样,这个组曲中的每首作品均是独立的、迷人的微型画像,生动地刻画了七个不同性格的洋娃娃形象。 |
肖斯塔科维奇的《三首幻想舞曲》Three Fantastic Dances Op.5 是他早期作品中最为出名的,也是他最为喜爱的。这三首作品作于1920年,由作曲家本人于1925年3月20日在莫斯科音乐学院首演。这三首作品结构相对简单,但很有个性,充分显示出作曲家惊人的天赋,而当时只有15岁。同时也揭示了肖斯塔科维奇日后创作的方向。这部作品亦被改编成小提琴演奏版本。 |
肖斯塔科维奇为电影《牛虻》The Gadfly 所作的配乐,于1955年作于莫斯科,现今仍然存有手稿。配乐包括: |
三幕舞剧《清澈的溪流》The Limpid Stream Op.39 ,创作于1934-1935年间。 |
肖斯塔科维奇最著名的钢琴作品莫过于《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24 Preludes and Fugues Op.87 。在此之前,他还曾写有一部《二十四首前奏曲》24 Preludes Op.34 ,作于1932-1933年间,24个大小调按照肖邦的《二十四首前奏曲》Op.28 的顺序排列。这部作品演奏次数不多,因此是较为陌生的。 |
《三首小品》Three Pieces ,作于1919-1921年。这是三首简易钢琴小品,其中第三首为未完成作品。 |
十四、双钢琴小协奏曲 Concertino for Two Pianos Op.94 - 双钢琴
《双钢琴小协奏曲》Concertino for Two Pianos Op.94 ,是肖斯塔科维奇为自己和当时就读莫斯科音乐学院的儿子马克西姆(Maxim)演奏而作的一首双钢琴作品,作于1954年。作品为a小调,4/4拍,单乐章,柔板-小快板-柔板-小快板-柔板-快板。 |
欢迎关注单簧管资源交流微信公共号,可获最新国内外单簧管资讯和精品音乐内容,喜欢本文内容可点击右上角“...”分享至朋友圈!下方长按二维码关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