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48首前奏曲与赋格)是巴赫键盘音乐中最伟大的作品,这套作品是巴赫音乐创作的峰巅,彪罗把它比喻为音乐上的《旧约》。平均律的标题乃巴赫所起。平均律是一种律制,他对自然律进行修改,将八度音程分为十二半音的调律法,以便于转调。十八世纪之时,优雅高尚的美学风格似乎是专属于莫扎特的艺术特质,但此种美学概念也同时表现在巴赫的音乐中,如果弹奏者企图将音乐中的美感引唤出来,便必须透彻地掌握适切的诠释风格,因此巴赫特别强调以如歌似的弹奏法来诠释他的作品,适足以见其要求自己的作品呈现出什么样的美学概念。
巴赫以前的曲子,以调式为中心,主要是为了与古代键盘乐器的调律方式相配合,当时全音平均律仍然大行其道,内含各种不平均的半音,而音乐家所面临的问题是该如何把这些音调安排在八度内,以便使音阶里的各音调比例相当,对全音平均律而言,任何曲调音阶内的比率并不难找出,但C大调的音阶比率并不适用于f小调或其他音调,故而只能在邻近的几个调上维持不走音的效果。到了十八世纪初,终于产生了能把八度音分为十二个半音的调律法,称为平均律,这是指一种能平均八度中所有半音的调律系统,但此后从事音乐实务的音乐家对此一直不敢热衷,知道巴赫担任科登宫廷乐长时,才开始于1722年完成第一部平均律的写作。有平均律原则下,音调无一是完美地,所有音调或多或少都有瑕疵,只是并不容易为双耳察觉。有了这系统的协助,音调间就可以任意转换了,而在此十二音调中任择其一都可充作主调。巴赫为了证明用平均律能弹奏所有调子,而在曲中转调也不回觉得音程有不自然之处,用二十四中不同的大小调,并在曲中进行转调,而完成十二平均律两册作品,两册十二平均律共有四十八首,按照一首大调,一首小调的次序排列,在这些前奏曲与赋格中,有快乐,抑郁或伤感的曲调,这不仅是最佳的教材,同时也是划时代之巨作,也使得巴赫和平均律这二名词牢固的连接在一起,使得人们得以拥有十二个不用大小调上写作的乐曲。
这首作品为C大调,是流传最广泛最普及的曲子,也是看似简单但却复杂的曲子。前奏曲十分的静谧,安详,按莱曼的评介此曲“如奥林匹亚的平静与晴朗”。前奏曲:巴赫的《c大调前奏曲》由“主体段落”及“尾部扩展”两大部分组成。从乐谱中可以看出,该部分音乐整体上又可划分为1―11及12--19小节两大部分。如果我们将前四小节Ⅰ-Ⅱ-Ⅴ―Ⅰ的进行,看作是对主和弦初次呈现的强调而视为一个和弦,便可发现,12---19小节的乐段无论在规模还是功能序进逻辑上,实际是1―11小节音乐在其上方四度的严格的“移位模进”,两部分音乐形成了一个更大规模的D(属)一T(主)进行。不仅如此,在每个乐段的内部,又可分别划分出“C―C―C―B”、“B―A--D―G”和“G-- F--F--E"、“E--D―G--C”四个结构单元,各音组单元彼此间以共同低音衔接,其中既嵌套有更小规模的音组模进(12--13,14--15 小节),同时又保持着严格的功能和声进行。这一乐段自始至终呈总体下降趋势。因此,我们完全可将1―19小节乐段看作是前四小节音乐行进逻辑的一种扩张形式,在作品的最终层面所展现给我们的,就是作为作品原始结构核心的主三和弦在时间上的投影。
这首作品前奏曲部分安详,和谐,赋格主题优美,略带欢快,富有哲理。《平均律钢琴曲集》每一首都包含哲理的同时,又隐藏着无尽的密码,每一次分析都会有新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发现,而更深层的秘密需要今后不断学习和探索才会被发现。
钢琴版
吉他版